“AI在海淀 智创科普”活动亮相海淀公园 智慧农业技术引关注

  • 2025-04-05 14:09:35
  • 来源:京津冀在线

 近日,以“AI在海淀 智创科普”为主题的户外科普活动在北京市海淀公园成功举办。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吸引了众多市民、学生及科技爱好者参与体验。

 在“智耕天地”AI农业主题展区,一系列前沿技术成果向公众呈现了现代农业的智能化图景。其中,搭载高精度视觉识别系统的苹果采摘机器人成为焦点。该设备通过机械臂可实现毫米级误差的果实定位、抓取与分拣,展现了农业机械从传统机械化向智能化的跨越式升级。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此类技术不仅能提高采摘效率,还可减少果实损伤,未来有望在规模化果园中推广应用。

 此外,“VR云游牧场”体验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参与者“穿越”至数字化农场,实时观察远程牧场的环境监测、自动饲喂及健康管理系统运作。一位体验者表示:“戴上VR设备后,仿佛置身牧场,能清晰看到传感器如何调控温湿度,甚至能‘参与’自动化喂养过程,非常震撼。”

 活动现场,科普读物与增强现实(AR)技术的结合成为另一大亮点。来自西苑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李若初手持《粮食机收减损100问》一书,指着插图询问稻麦联合收割机的工作原理。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进龙随即通过手机扫描书中二维码,调用AR视频动态演示收割机如何规划田间行走路线以降低粮食损耗。

 张进龙介绍,该书通过嵌入元宇宙识别图与二维码,将机收减损的技术细节转化为立体化、可视化的科普内容。“读者只需扫码即可观看配套视频,这种形式能更直观地传递农业机械化知识,尤其适合青少年学习。”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民间科学探索者张祥前进行科普宣讲。张祥前长期致力于民间科学研究,其创作的《统一场论》曾引发学界关注。他在现场为学生讲解了基础物理知识与科学思维方法,并鼓励青少年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海淀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通过“展示+体验+互动”的形式,让公众近距离感受AI技术与农业、科普教育的深度融合。“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据悉,本次科普活动由海淀区政府联合中关村论坛组委会共同主办,吸引了超过2000人次参与。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的预热活动之一,其成功举办也为论坛后续系列科技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文章

政策解读

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以来多领域销售收入增长

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以来多领域销售收入增长明显

北京建成10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北京建成10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政策“组合拳”提振地产市场信心

政策“组合拳”提振地产市场信心

第八届两岸食品交易会开幕 逾1200家海

第八届两岸食品交易会开幕 逾1200家海内外企业参展

我国连续7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我国连续7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节能减排效益逐

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节能减排效益逐年提升

京ICP备12026250号-4
法律顾问 任党辉 北京双高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