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10月主场活动暨海淀区防震减灾进校园国际减灾日活动在京举办
- 2024-10-16 15:35:46
- 来源:京津冀在线
2024年10月13日是第35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强调通过教育赋予儿童和青少年掌握应对灾害的能力,共享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技能,让他们成为家庭和社区韧性建设的推动者,不断提高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际减灾日主题,着力加强北京市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10月11日下午,“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10月主场活动暨海淀区防震减灾进校园国际减灾日主题活动在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举行。
活动伊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唐豹致辞,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唐洪波对学校开展“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活动期间,海淀区有关学校精心演绎了与防震减灾主题相关的各类文艺作品。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表演了防震减灾主题舞台情景剧——《别怕,我们在一起》,剧中以校园突发地震为背景,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主线,演示了学校师生在震后所采取的一系列科学避震措施,弘扬了师生在灾害面前互帮互助、团结一心的优良品质。
同时,现场还展播了原创防震减灾主题微电影——《一堂地震班会课的诞生》,微电影以纪录片的视角讲述了民大附中“地震主题班会课”的策划思路、实施方法,重点体现了学生在班会课学习过程中的意义与收获。
海淀区民族小学以舞台小合唱的形式演唱了“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活动主题歌曲——《这一瞬间》,悠扬的歌声中充满了小朋友们对安全生活、和谐社会的希望与向往。
活动现场,对第十一届“城市与减灾”杯防灾减灾作品大赛成果进行了展演,对大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进行了专门展示,并邀请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林靖涵、陈韵妃、林承烨以及来自北京市玉渊潭中学的曹思捷作为优秀选手代表进行了创作分享。代表们将防震减灾场景生动体现在了各类艺术作品之中,充分展示了蕴含在人民群众中的防震减灾智慧。
活动最后,由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带来了民族舞蹈《锦绣中华》,学生舞者们朝气蓬勃,将我国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通过优美的舞姿传递给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各学校慧心巧思,将地震科普知识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让学生在排演及观看文艺节目的同时,有兴趣、有思考、有收获,为全市中小学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树立了典型范例。
此次活动由“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共同指导,海淀区地震局、区教委、区应急局、区民宗办、区科协共同主办。
今日要闻
人物访谈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