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搭桥,数字赋能女性发展
- 2025-09-17 15:49:41
- 来源: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张 俊
在技术奔涌的数字时代,如何借助科技力量推动公益项目升级迭代?9月12日,由蚂蚁集团主办、上海市妇女联合会支持的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数字木兰”大会(以下简称外滩大会)在上海举办,会上,浙江蚂蚁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蚂蚁公益)联合多家机构推进的“数字木兰”公益计划备受关注。
初心:始于一份感恩
近年来,蚂蚁公益顺应时代发展,持续推动“加油木兰”女性保险、“AI豆计划”人工智能产业孵化、“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追风计划”乡村校园女足扶持等公益项目落地,帮助欠发达地区基层女性提升职业能力、增加发展机会,成为数字赋能女性发展的公益样本。
“数字木兰”公益计划源于对女性发展的关爱。“蚂蚁集团在早期业务中发现客户群体更多为女性,出于对客户的感恩和对女性发展问题的关注,我们开始了这方面的公益探索。”外滩大会分享环节中,蚂蚁集团副总裁彭翼捷讲述了公益初心。
最早启动的“加油木兰”公益项目,由蚂蚁集团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为欠发达县域困难女性捐赠“教育+医疗”公益保险,提供教育与医疗保障,成为“数字木兰”系列公益计划的第一站。
6年来,该项目已覆盖18个省份、62个县,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女性提供559万份公益保险保障。“通过‘加油木兰’项目,我县首次确诊恶性肿瘤或白血病的女性可获一次性2万元资助,就读高中、中专或职高的女孩每学期可获500元资助。”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基层干部马璇介绍,当地支持项目落地,同时通过县、乡、村三级妇联干部及网格长多次入户,帮助不熟悉互联网的妇女进行线上理赔。
记者了解到,从保险理赔起步,通过公益项目为欠发达地区女性搭建学习平台,让她们以知识武装自己、提升数字素养,是蚂蚁公益近年来着力探索的方向之一。
发展:助力乡村女性成长
依托蚂蚁集团的数字技术与平台优势,蚂蚁公益从2020年起升级推出“数字木兰”系列公益计划,主要助力乡村女性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蚂蚁公益相关负责人介绍,“AI豆计划”人工智能产业孵化项目为乡村妇女、返乡青年等提供AI数据标注等公益培训,联合地方政府孵化运营社会企业,助力她们在本地就业;“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公益项目则通过举办普惠班、数字加强班、研学营等,帮助更多乡村妇女提升职业技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外滩大会嘉宾分享环节,多位因数字公益受益的乡村女性到场分享自己的收获与转变。
陕西省宜君县的朱小玲曾是返乡宝妈,通过“AI豆计划”成为人工智能训练师,从图片标注起步,带领团队参与豆包等AI工具及医疗大模型的标注工作。该项目让她实现经济独立,进而带动家乡姐妹共同就业。
“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公益计划也改变了许多女性的生活。“项目不仅给了我专业技能,更给了我自信和机遇。现在,我通过民宿服务实现经济独立,得到了家人和村民的尊重与认可。”湖南省绥宁县的王红连曾是家庭妇女,如今成为家乡的民宿管家,学会数字工具应用后,还通过短视频推广家乡特产,从围着锅台转的主妇变成闪亮的民宿管家榜样。
据大会主办方介绍,截至2024年年底,“数字木兰”系列公益项目成效显著:“AI豆计划”在陕西省清涧县和宜君县、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等地建立了16个县域数字就业中心(基地),累计帮助7500余人次在当地就业;民宿管家培训计划已在全国16个省份培训了6600多名民宿管家,助力乡村女性就业增收。
除了助力乡村女性就业外,蚂蚁公益还联合多家机构于2019年发起“追风计划”系列支持项目,其中乡村校园女足扶持项目链接中国女足,关注乡村女孩多元发展。截至2024年年底,已联合相关机构支持200支乡村小学女子足球队,帮助6000名乡村女孩通过足球建立自信、享受快乐。
创新:链接更多力量参与
数字时代,越来越多的女性因公益相聚。曾担任央视《半边天》栏目主持人的张越在外滩大会上分享:“我30年前进入女性公益领域,了解很多女性公益项目。‘数字木兰’女性公益基地,让乡村妇女加入人工智能浪潮并从中受益。”她认为,这是公益赋能女性发展的典型案例。
外滩大会上,保障女性基本权利的爱心善举受到关注。中华女子学院家庭建设研究院原执行院长、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院长孙晓梅回顾了她参与女性权益保障工作的历程,从普及“两癌筛查”到参与世界妇女大会,再到参与反家庭暴力法立法,让她见证了女性权益保障工作的推进。凤凰网副总编辑、“女童保护”项目发起人孙雪梅12年来坚持为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开展防性侵课等公益活动,推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主持人李静制作的纪录片《看不见的更年期》,唤起全社会对更年期问题的关注。
活动最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蚂蚁公益共同发布了“100个好消息”她公益暖心故事传播计划,希望通过讲述数字时代女性榜样的故事,激励更多女性投身公益,传播女性在公益领域的贡献与力量。
人物访谈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