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将推动信息安全告别手工业时代
- 2021-01-19 10:16:33
- 来源:法治日报
2021年数字科技前沿应用将往何处去
AI将推动信息安全告别手工业时代
核心阅读
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我们将继续见证机器人、人工智能从运动技能到大脑智能的不断进化,见证虚拟和现实、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数实共生、数实孪生的到来。在这个过程中,科技无疑会带来更加强烈的变化和冲击。面对这些未知,善用技术,避免滥用,杜绝恶用,科技向善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关键变量,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构建美好生活的重要引擎。
这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体现得尤为明显。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一系列的“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给全社会原有的运行轨道带来巨大挑战。但中国作为唯一的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的经济体,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抗疫成绩单。
其中,数字科技就贡献不少,这得益于中国政府在数字科技领域的提前布局和规划发展。新的一年,数字科技的走向,与我们的疫情应对、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依旧息息相关。值得注意的是,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对于安全风险的一些担忧,也有望得到缓解。
腾讯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变量——2021数字科技前沿应用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云数据安全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AI也将推动信息安全告别手工业时代,大幅提升安全漏洞发现效率。
从新技术变量中开新局
在应对疫情中,数字经济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同时,疫情期间技术创新也密集爆发。
“中国完善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发达的信息通信产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在腾讯研究院近日发布的《科技向善白皮书2021》中说,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中国的通信、网络、应用等技术设施是比较超前的,有些领域甚至会有比较大的能力富余。“现在突然来了一个大的挑战,这些长期储备的技术得到了提前应用和释放。”
以腾讯为例。今年年初,腾讯上线了全球战“疫”信息平台,通过平台,用户可以使用疫情科普、疫情自查、疫情图跟踪、问诊等功能。腾讯云推出国际“抗疫”服务包,企业、医疗机构、政府等都可以进行应用。此外,腾讯会议国际版VooV Meeting也已经上线了100个国家和地区,更好地帮助企业、教育机构、医疗机构进行远程工作。
疫情教会了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需要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指出:“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科技创新的新空间,并直接影响新的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人工智能、全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等,正在加快融入各行各业,构成新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强对未来科技发展和应用趋势的研判,部署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应用方向,非常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2021年国际形势仍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信息技术主导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全球经济在疫情过后的复苏对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有更高的期待。“哪些技术应用将会引发新模式、新业态出现,从而对2021年及今后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国家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报告正是为此而生。报告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可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见分析,凝聚为十多个方面的有价值的应用场景。“从趋势到现实离不开创新实践,我们要从新技术变量中开新局,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邬贺铨说。
云数据安全将成必选项
新技术的变量,理应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社会福祉民生的最大增量。
对于社会最为关心的安全问题,科技发展将给出更好的回应。报告显示,云数据安全将成为必选项。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上云,云数据安全必然成为用户的核心需求之一。云数据安全已经从传统安全技术的“伴生”和“保值”,转变为数字经济形态下的“原生”和“增值”,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伴随可信计算等数据安全技术概念的逐渐清晰,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法规的建设完善,国密体系和多方安全、同态加密等新型密码软硬件技术的逐步成熟,可以预见的是,云数据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将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迎来市场和技术的双轮爆发。
基于身份的微隔离将护航云原生安全。在应用服务上云过程中,采用云原生架构及微服务化是很多应用厂商的选择,这让应用服务具有了更好的功能解耦、更灵活的资源调度和更敏捷的开发运营流程。但是,这种架构上的改变也给微服务的安全带来了新挑战。基于身份的微隔离技术支持服务粒度的策略制定,可自动适应服务实例的变化,有效执行隔离策略。结合内网流量的安全检测,可以进一步发现内网中存在的webshell、爆破等攻击行为,指导管理员对隔离策略和内网环境进行加固。该技术在云原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已经成为云原生平台中不可缺少的安全能力,是保护云原生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AI将推动信息安全告别手工业时代。在物联网、人工智能、5G、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风口下,网络安全生态正在被赋予新的定义。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传统安全问题的处理速度和效果,将推动网络和信息安全从依靠专家经验的手工业时代,向机器学习自动化和人机协同的工业化时代演进。一是7*24的工作模式将突破当前安全领域的人力资源限制,低成本地实现专家经验复制,大幅提升漏洞发现效率。二是借助AI,机器不仅能精准定位漏洞,还可以在安全事件发生之前发现漏洞,进行提前预防,实现安全左移。三是AI赋能开发商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有效缩短软件安全开发的时间,提升研发效率。
善用技术避免滥用恶用
民生方面,科技也将为之带来更多的利好。
报告显示,疫情按下了医疗AI应用快进键。医疗AI泛指AI技术在医疗各领域的应用,通过人机协同扩大医疗供给并提升医疗效率和质量。在小样本学习技术、域自适应方法、注意力机制等关键创新的加持下,医疗影像AI、疾病监测预警AI和辅助医疗决策AI等,有效突破了医疗数据量小等障碍,在疫情期间获得了明显加速发展。“未来随着更多医疗AI的可用性被验证,医疗AI的数据整合、软硬件集成和多病种通用化,将是更长远需要关注和把握的重要趋势。”
数字生物标记物还将照亮居家慢病诊疗。数字生物标记物(Digital Biomarkers),即通过数字化手段将生物标记物所释放的“数字信号”变成一种可量化具有临床可解释性的客观标准,用于发现、解释或预测疾病走向。如通过视频分析和手机传感器测评帕金森综合症、心功能、肾功能、骨质疏松、脊柱侧弯等;通过面部、语音、呼吸音、咳嗽音、运动功能来测量和评估心功能恶化等。基于智能手机传感器、摄像头等的便携式数字生物标记物测量方式,未来实用化门槛低、普及的可能性大。这将促进居家慢病管理服务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通道,最终推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和个性化精准医疗成为现实,提高疾病预防和诊疗的质量,减轻疾病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我们将继续见证机器人、人工智能从运动技能到大脑智能的不断进化,见证虚拟和现实、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数实共生、数实孪生的到来。在这个过程中,科技无疑会带来更加强烈的变化和冲击。面对这些未知,善用技术,避免滥用,杜绝恶用,科技向善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说。
来源: 法治日报 记者 张维
人物访谈
政策解读